展开菜单
美国“网红体校”,赵维伦的最优解?

美国“网红体校”,赵维伦的最优解?

【发布时间】:2024-08-25 09:27:30

北京時間8月24日,趙維倫官宣即將參加選秀,但這個選秀的方向有點出人意料——他送上投名狀的地方是OTE聯賽。

那這個OTE聯賽,是個什麼來頭?

OTE聯賽,全稱為Overtime Elite,是兩個美國人從貝佐斯、Drake和一群NBA球員那裡瞭8000萬美元然後建立的“網紅聯賽”,和其他聯賽不同的是,這個網紅聯賽打著一個很有趣的大義旗號,那就是讓更多年輕的運動員更早賺到錢,而不是苦熬到大學畢業。

其實拋開這些表面宣傳,OTE的商業邏輯也很簡單:當有瞭足夠多優秀年輕球員後,平臺的用戶自然而然也就有瞭基礎,然後再依附於流媒體的網絡效應,一傳十十傳百,變成流媒體時代的AND1 Mixtape,或者老美的《這就是灌籃》,隻不過是配置拉滿的版本。

OTE聯賽和亞馬遜簽約,某種意義上成為類似於真人秀的節目

因此按照大眾的理解,OTE辦的大概就是一個職業青少年網紅聯賽。不過從球員角度看,OTE的商業味似乎沒有那麼重,因為他們有一些特殊的規定:

按照OTE的承諾,他們不僅包吃包住,還會監督負責他們的學習教育,而如果以後球員不準備馬上走職業路線,放棄每年至少10萬美元的“底薪”,他們還會資助同等金額的學費,讓這些符合條件的年輕人完成大學學業。

因此,把它形容成“網紅聯賽”或許真還有些失真,如果你聯想足夠豐富,你會發現這個美國網紅聯賽好像反而有種倒反天罡的美,因為他們的種種承諾居然讓其在一些性質上開始接近歐洲的青訓,或者我們理解的傳統“體校”瞭…

而OTE自己大概也是這麼看自己的,OTE的招聘副總裁蒂姆-弗勒在談到OTE時就拿歐洲的東契奇、字母哥和約基奇打瞭個比方——“這些NBA一陣成員在青年時已經和職業球員對抗,但我們本土的孩子呢?我們必須給他像盧卡一樣的鍛煉平臺。”

2024屆NBA榜眼薩爾,曾在OTE聯賽打球

簡單來說,OTE在“養成”方面的核心點在於,以職業聯賽的標準去對球員進行培養。而作為“籃球學校”,OTE的硬件設施是屬於絕對頂尖的那一掛。它們經營著一座占地近10000平方米的場地,既有1個專門為線上直播而打造的科技球館,還有3個NBA標準規格的籃球館,動機是為瞭讓OTE聯賽的年輕球員能盡早的適應最高級別舞臺的場地要求。

除此之外,球館配備瞭NBA級別的投籃訓練系統、力量房和營養中心,以及專業的醫療團隊和教練團隊。而教練團隊的頭頭是當年因為違規操作下崗的NCAA冠軍教頭凱文-奧利。

套用他們用來宣傳的公關口徑:職業級別的賽程+任何高中球隊都無法比擬的訓練水平。而這對於那些有一定職業前途的年輕籃球運動員來說,顯然具有極大的吸引力。

現在效力於OTE聯賽的亞當-奧米多奇就這樣形容這個聯賽:“OTE讓我身處一個與職業球員無異的環境,這幫助為下一個級別的比賽做好準備。”——奧米多奇此前在全美第24名的奧康納主教高中就讀,這就很能說明問題:OTE聯賽比美國大多數高中做得更好。

如果說奧米多奇還是無名小卒,他的意見不夠有說服力。那麼今年第8順位被選中的迪林漢姆的案例就有力得多。

迪林漢姆原本在Kanye創辦的Donda學院就讀,雖然同樣帶有網紅屬性,但迪林漢姆在前者那裡受到的待遇是完全不可和後者相比的,甚至對於迪林漢姆在Donda學院的經歷,報道中用瞭“失敗”的字眼。

當時迪林漢姆被認為得分能力不穩定, 防守很難在大學聯賽水平生存,於是高三那年,迪林漢姆決定及時止損轉投OTE聯賽的懷抱。前10場比賽,迪林漢姆並沒有找到感覺,他有8場命中率低於40%,作為控衛助攻失誤比是離譜的1.06,他的高中排名也一路下滑。

但在OTE相對更輕松的氛圍裡,迪林漢姆很快找到瞭方向。最後8場比賽,迪林漢姆一共送出47次助攻隻有16次失誤,命中率也穩定在瞭40%以上,4場季後賽,迪林漢姆場均18.5分6.6次助攻,進步十分明顯。最終他順利進入瞭肯塔基大學,並在一年後順利被NBA高位選中。

那麼,最關鍵的問題來瞭——OTE,適合趙維倫嗎?

想要得到答案,我們可以做一個很簡單的線性外推。既然美國最頂級的高中生都不覺得自己會被OTE聯賽耽誤前程,那麼趙維倫在這裡大概率也能得到強度足夠的經驗。

由於硬件確實做的足夠好,待遇也非常吸引人,所以OTE從成立伊始就能招募到許多有實力的優秀青年球員。而大量吸納高中至大學階段的年輕球員這個行為,必然會對很多高中和預科學校形成直接的沖擊。

在OTE成立之初,NCAA也把它當作在襁褓中的假想敵。作為迪林漢姆的恩師,卡利帕裡曾經表示過對OTE的“敵意”:“我們不僅要和其他大學競爭,還要和他們競爭,因為他們招募的人,也是我們想要的人。”

湯普森兄弟原本就表示過肯塔基是他們的優先選擇,但最後OTE憑著優厚的條件把兩兄弟挖瞭過去。2023-25屆有不少高順位預期、甚至最頂尖的年輕人已經把OTE聯賽選作瞭自己的落腳地。

既然如此,趙維倫至少不用因為OTE的“網紅屬性”而擔心聯賽會搞得和點燃隊一樣四不像,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趙維倫本人現在也迫切的需要OTE來幫助他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其實現在有不少球迷容易高估趙維倫“留洋”的履歷,因為在意大利大部分打得都是青年隊級別的賽事,趙維倫在意大利打球的含金量其實有待商榷,要知道在意甲的正賽裡,上賽季他隻是象征性代表一線成年隊打瞭5分鐘的球而已。

趙維倫近幾年在意甲的數據,一線成年隊比賽出場並不多

當人面臨選擇時,做出的決定無一例外都是他/她認為利大於弊的選項。趙維倫在做這道題的時候也不例外。他排除掉種種可能的下一步方案,而是選擇OTE,這背後其實還有進一步的思考:

趙維倫或許有換賽道試一試沖擊NBA的野心。

想要獲得NBA的敲門磚,首先就要在美國籃球體系裡留下足夠多足夠堅實的痕跡。除瞭那些天賦響亮到能自動吸引流量的超級天才,其他人都很難超脫這個運行瞭數十年的邏輯。

顯然,趙維倫並不屬於有天賦特權的那一掛。他在美國籃球體系裡建立的聲譽又幾乎為0,因而19歲的他很難找到一個合適切入北美籃球體系的機會。

恰好,正如我們前面介紹的,OTE其實相當於美國的網紅籃球體校,這就無限適配趙維倫需要一條通道進入美國籃球體系的基礎需求。

在這基礎之上,OTE聯賽擁有的訓練體系、球探評級系統,甚至網紅特征附帶的流量曝光度(OTE在推特上有171萬粉絲,已經和NCAA的191萬不相上下,而相比之下意甲籃球聯賽隻有5.9萬),都是讓趙維倫能快速與美國籃球系統產生聯系的加成。

並且,我們退一萬步講,假如趙維倫不馬上成為職業球員,隻要他放棄10萬美元的薪水,OTE還能給2005年出生的他“留一條進入NCAA打球的後門”。

如今OTE聯賽和NCAA已經不再是直接競爭的關系,雖然有時候可能還是會因為利益沖突出現噪音,但更多時候它們已經是同一條繩上的螞蚱,承載瞭高中職能的OTE聯賽在想清楚自己的體量不可能撼動NCAA長久以來積累的基業後,改變發展策略的它們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可以被視為向NCAA提供優質生源的儲備力量。

湯普森兄弟拒絕肯塔基轉頭加入OTE已經算是老黃歷,局勢早就出現瞭有趣的反轉。比如卡利帕裡,之前還對OTE聯賽充滿敵意,也現在他也帶著自己的弟子一起拍廣告為OTE站臺打call。

在肯塔基帶隊15年的卡裡帕裡今年轉投阿肯色,可見老頭還是積極擁抱變化的

所以,不難理解為什麼趙維倫會選擇OTE聯賽作為下一站落腳地瞭吧?因為即使事情往最壞的方向發展。OTE還能給他提供一個以學生身份享受NCAA籃球,最後再做其他選擇(比如可能回到CBA)的緩沖期。

用這句話為本文收尾也許再恰當不過:“人做出的選擇都是當下他們認為的最優解”。

至少在當下這個職業生涯的十字路口,對趙維倫來說,如果想繼續向球迷心中期望的方向進化,應該也沒有更合適的選項瞭吧?

歡迎大傢來我們的微信公眾號“後體工隊長”看看,有更多NBA、CBA相關考古、評論和人物內容>>

(文/brad)


相关新闻